松风主义的写作指导原则是由陈其钢老师命名,由陈老师,梁楠与李萌能在 2018年共同提出。从形式上看,松风主义试图(但不限于)通过各种技术或手法,打破音乐风格分类的藩篱,弥合当代音乐史美学上的割裂,试图与各时代的作曲传统,与(广大)演奏家的从业经验,与(广大)听众的听觉经验重建某种联结关系。松风主义并非简单追求音乐的可听性,亦非某些当代音乐观念或技巧的对立与反动,它超越审美的二元对抗,强调音乐要素来源的纯粹,品质与可感,关注音乐创作者能够有效传达的真我的心灵之响(参考陈老师在2024国家大剧院青作计划的发布视频2分19秒),以及由此产生的美学结果和意义。松风主义既可以是过程或手法,也可指代目的本身。